眼下正是給蘋果套袋子的最佳時期,在大臺村的蘋果種植基地里,市九屆政協委員、大臺村黨支部書記、村委會主任胡四虎正和鄉親們搶抓農時,熟練地為核桃般大的小蘋果套上紙袋子,為秋天的大豐收奠定基礎。大臺村還成立了大臺蘋果專業合作社,注冊了商標,打出了自己的品牌,全村蘋果年收入超過200多萬元。村民李小任說,我家里種了三畝多蘋果,去年收入三萬多元,比種糧食收入要好很多。
靠山吃山,養山又護山,大臺村堅持向規?;N植要效益,向科學化精細化管理要品質,村民們人均純收入從過去的200元達到2.4萬元,增收逾百倍,徹底改變了“春耕一片坡,秋收一小籮”的緊巴巴的日子,也為子孫后代留下了取之不盡的“綠色銀行”。幾年來,胡四虎帶領村兩委干部和群眾,發展蘋果種植、發展林下經濟、引水修渠、修路架橋、完善農業各項基礎設施建設,大臺村各項工作取得了全面進步。
胡四虎說,我村將立足大臺蘋果基地種植優勢,不斷引進新的品種,增加技術含量,擴大品牌影響力,同時大力發展板栗、核桃、梨等果樹,突出以蘋果為龍頭,林下經濟為補充,向荒山要效益,讓大臺村山川變得更美,群眾變得更富。目前,全村已經種植了100余畝蘋果園和8萬多顆板栗,2萬顆核桃樹,村里沒有閑人,山上沒有閑地,家家都有蘋果園。未來,他們還將以蘋果園為依托,發展生態旅游,把大臺村打造成人人向往的風景區。
大臺村蘋果種植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,胡四虎想得更多、看的更遠、干勁更大,他提出了以蘋果產業為依托,大力發展生態旅游,把大臺村打造成美麗迷人的4A景區,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正在大臺村徐徐展開!